艾菲索斯古城,
講艾菲索斯古城沒什麼感覺,
但它是古代七大奇蹟之一的.........以弗所
這.......來頭就很大
羅馬帝國時代,由於港口的交通便利,
艾菲索斯成為羅馬小亞細亞行自省會暨最大城市,人口有25萬人,
聖經上稱為以弗所
現在以弗所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希臘羅馬古城,完整的城市佈局以及豐富的遺跡
艾菲索斯又譯愛菲索斯或艾菲索斯,
是古希臘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一個大城市,
聖母瑪利亞終老其身於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西元二世紀時,
是以弗所最興盛的時期,面積有2千公項
(是義大義龐貝古城的八倍),人口25萬,
亞洲最大的都會,更是西方世界第三大城
(僅次於羅馬、亞歷山大)
至今多備受推崇的建築精品,
都是那時期的產物,如:
阿特米斯神廟、塞爾瑟斯圖書館、大劇院、哈德良神廟........等
跟著joy逛逛這全世界三大城市之一的
以弗所
西元前9世紀,已有以弗所存在的記載,
在歷經西元前世紀波斯人的入侵後,
希臘亞山大大帝將其收付,開始這座城市的基礎建設,
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後繼者將城市移往波波山與
帕帕拿爾山的山谷間,也這也是今日以城所在地,
經過希臘文明洗禮後,羅馬帝國幾位帝王對以城喜愛有加,
紛紛為這城市建設加料,以城的繁華興盛到達顛峰
音樂廳
建於西元2世紀,古羅馬時期市府高級官員開會的議場,
也兼做音樂廳的用途,看台後方有高牆、二側有入口,
看台與舞台間有供樂團演奏的半圓型空間等設計
可斷定此處為羅馬式建築,其設計仿照劇場,
但多了屋頂,能容納1400人
市政廳
建造日期可追溯至西元前3世紀,
當時統治者為奧古斯都,西元3世紀時整修過,
不幸毀於4世紀末,
廳內原分為幾個不同的辦公室,
飾以黑、白大理石,
每個廳裡的神龕置有女神赫斯提雅
中庭則放著豐饒女神阿特米斯的雕像,
並燒燒火苗象徵以城的城市精神,
這座建築原本用來獻給阿特米斯女神,
後來在廢墟中挖出二具阿特米斯石雕,
造型完好,現為塞爾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曼努斯紀念碑
走過市政廳,來到曼努斯紀念碑
曼努斯是以城建築水道橋知名的建築師,
他也是羅馬獨裁皇帝-蘇拉的孫子
早時以弗所人曾協助鄰近的龐特斯王國扺抗羅馬人入侵,
龐特斯戰勝羅馬後,該國國王卻下令屠殺那一區8萬名的羅馬人,
為此紀念悲慘事件,曼努斯遂建立此碑,保謢該城的羅馬子民
隔著克里特斯大道,在曼努斯紀念碑對面有一個二層樓高的石柱,
圖密善神殿遺址所在,原本䘥殿面積長100公尺,
宽50公尺,這是羅馬皇帝圖密善為自己所建,
裡面供奉一座7公尺高的圖密善雕像,
雕像現存以弗所考古博物館內,
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大力士模橡
圖密善神殿旁有個圓拱狀的噴泉,
為西元97年時名為波里歐的人所建
克里特斯大道
循著斜坡往下看,
居高臨下的遠處是圖書館建築宏偉的外觀,
古時候這條順勢而下的通道可直通港口,
道路下的下水道建設,從那時就扮演著排除廢水、
污物的功能,這條道路稱為克里特斯街,
當時兼有運送木材和火苗的功用
街道的二側保存較完整的建築,
左側是富有人家的房屋群和精品商店,
在精品店壁上仍留有明顯的壁畫,地面上也有馬賽克裝飾。
天氣好怪
天空打了幾個雷,然後就...............下大雨了!
參觀這麼重要的地方,幹嘛給我下大雨
很掃興
現存圖拉真噴泉遺跡
圖拉真噴泉,約建110年,
是攏絡羅馬帝國第二任元首-圖拉真
(西元53年-117年)所建,希望藉拉攏在位者,
而達到減稅的目的
原建築是12公尺高的二層結構,三面有壁龕環繞噴泉,
中央壁龕內豎立二層樓高的圖拉真雕像,
其他壁龕則雕刻許多羅馬神和皇族的雕 像
還原版
赫克力士之門
真正進入古里特斯之前,必需經過一扇門
至今是二根雕有門神的石柱,這就是克力士之門
因為二位門神都是大力神赫克力士,原本門拱上裝飾著
勝利女神(Nike)的雕像
勝利女神 Nike
原來Nike的勾勾標誌在這裡
你們有看到嗎??
哈德良神廟
是整條街上保留最好和最漂亮的建築物,建於118-138年,
哈德良皇帝(西元76年~138年)是圖哈真的嗣子,
也是羅馬五賢帝之一,
曾下令疏㴭以弗所的河道港灣,
西元129年造訪以弗所,對刻城影響甚大,
因北自哈德良時期開始以弗所的建築風格,
從原本希臘式改成羅馬式風格
哈德良神廟正面是4根科林斯柱支撐曲線的拱門
中間刻著勝利女神(nike)的浮雕,
內牆正6的雕像是蛇法女妖(梅杜莎),
用來避 邪
公廁
從神廟向右側小路彎入,
一排挖洞的馬桶,保留完好,
這個公廁沒有隔間,
在早期是群眾的社交場所,
古羅馬人來此大、小便,
因為沒有門正好可以和鄰座話家常
古代的馬桶
塞爾瑟斯圖書館遺硛
圖書館是蓋在九級臺階上,正面是二層,內部是三層,
走廊環繞的大理石建築物
西元二世紀,
羅馬一名領事官繼任父親塞爾瑟斯
成為以城的總督,他在父親墓地上蓋了這座壯觀的圖書館
圖書館的規模當時號稱小亞細亞第二大,
曾藏書1萬2千冊,僅次於貝爾加蒙市那座,
歷經大火、地震、不過圖書館正面大門依然挺立,
最近一次整修為1970年(天丫!!我都還沒有出生)
大門一樓清楚可見4尊神龕於石柱後面,
分別代表智慧、命運、學問、美德,
目前所見為複製品,
因奧地利人於20世紀初協助考古挖掘工作,
因某種法律漏洞,真品珍藏再維也納的博物館中,
面對圖書館右側通往亞哥拉古市集有一座三拱門
這是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所赦免的二位奴隸,
為感念其恩所建
這一條路是大理石大道
圖書館正巧位於克里特斯街和大理石大道交叉口,
向右側走,城門外就是熱鬧繽紛的市集
如今面貌是一片滿布石柱的廢墟,
循著大理石向前走,可通到港口,
真的就是大理石街,
以前的人好奢華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妓院廣告
大理石街值得一提的是地板上的一則廣告,
石板上明顯刻著女人頭部、左腳腳印,一顆心、錢幣
等四種象徵物
這是一個有關妓院的故事,
海港城艾爾索斯人來人往,船員或外來客需要上妓女戶時
都是循著這般的廣告登堂入室
於是這塊石板就等於告訴內行人
如果你有顆寂寞的心,比對你的左腳大小,大於廣告上尺寸者,
請帶著錢(幣),召向左前方尋找,美麗的女子正在候駕.........
妓女這一行自古歷史悠久,不過古人以石板廣告取代今日紅燈區
煽情的外觀,含蓄作法叫人稱奇!
通往港口的路上
剛剛的天氣好像感覺是大雨下不停的,
現在卻出了大太陽
突然變的好熱
走到底~有被嚇到
大劇院
這個劇院可以容納2萬5千人,
古時候一年一資的節慶時,全城的人都會來參加音樂會
史料記載,耶穌門徒保羅也在這裡演說、傳教
卻遭群眾的抗議、示威
劇院的建立始於西元前3世紀,止於西元2世紀,
因此劇院建築風格混合了希臘、羅馬二種特色,
劇場主樓是三層結構,高18公尺,
有立柱和雕像裝飾,
二邊斜坡通向舞臺中央朗誦或唱歌,
聲音可清昕地傳遍每一個角落
歷經了二千多年的戰火、地震及風霜雨雪的摧殘,
整體還算保存良好
現在每年的8、9月間,艾斯索斯藝術節會在此舉辦,
深受大眾的喜歡
真的聽得到底下主台的那些人在唱歌
好酷喔
還以為站在這麼高的地方,底下的聲音一定聽不到
沒有麥克風,聽的清清楚楚
港口大道
出了大劇場,就是港口大道了
由此通往當時的港口,
街道500公尺,寛11公尺,二旁曾有商店,
道路在羅馬皇帝阿卡迪奧斯重建,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街燈
全盛時期,不但大理石石板下有水管和汙水管道,
連路旁的廊柱上,都閃爍50多盞油燈
哇~好想能走在這晚上有油燈的路上
50多盞油燈照射這一條港口大道是多麼美
西元前400年這個繁華的都市,
輝煌著「世界上最古老街燈」的印記
我們也很幸運~
能坐在這個地方,和世界最古老的街燈一起合影
驚豔的以弗所,艾菲索斯古城
真的欽佩它~
土耳其~真的好愛你
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美,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