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的最後一個景點
聖索菲亞博物館
看起來很特別~
看似對稱又不太對稱
外觀的四個宣禮塔因為是不同時期建造的,
所以顏色、粗細都有點不同,
高度是後來才調整的
導遊買票,我們排隊
這個教堂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唯一共存的一個教堂
好特別喔!!
這個大教堂是結合西方的巴西利卡式教堂
和東方的集中式圓頂構造
而形成圓頂式長方形的建築,
這裡有教堂的構造圖
導遊先在進入教堂大門的外前廊講解教堂的歷史
內廳有九扇門
內部整體的照片
教堂建於拜占庭時代,原為基督教教堂,
又在鄂圖曼帝國被改為清真寺,
為舉世聞名的大教堂
這座教堂見證著伊斯坦堡波瀾萬丈的歷史,
其建築勘稱拜占庭的藝術之作
金色大圓頂在陽光的照耀下
顯得更加光彩奪目,
只可惜今天下雨沒有陽光
最雄偉的就是(帝王之門)
是帝王進出使用的
這幅鑲嵌畫歷史可追逆十世紀,
畫中東羅馬帝國皇市「利奧六世」向耶穌跪拜,
象徵君王在神面前的卑謙,
而耶穌也將世界與榮耀賜給君王,
左邊圓圈黑色的是聖母瑪利亞、右邊是大天使加百列
哇~
我被震驚到了
我個人覺得比藍色清真寺還美
裡頭的採光很好,
共有四十座窗戶
如果天氣好的話,陽光照射進來
感覺圓頂會浮起來
好想看這種感覺,可惜丫~
半圓穹頂之上還有大半圓、
大半圓延伸支撐著最上方的大圓訂,
半圓提供更多的空間感又全部以大圓為中心
大圓頂直徑31公尺,高55公尺,
由傘骨般的40根柱以及下方的小半圓支撐
這個黑黑的書法圓盤是
伊斯蘭教書法家的作品,
直徑7.5公尺,
寫著阿拉Allah、穆罕默德Muhammed、阿里Ali、
奧斯曼Osman、奧瑪爾Omer、埃部.貝克Ebu Bekir的阿拉伯語
也是現存最巨大的伊斯蘭教書法作品
主祭壇壁龕,
伊斯蘭教不供奉神像,聖龕沒有神像是用來標註麥加方向,
所有的穆斯林都會對著此北方朝拜
聖龕是教堂改為清真市時最重要的一部份
上頭就是這個聖母抱子鑲嵌畫
這一幅最值得看
聖母抱子像鑲嵌畫
最早追朔到六世紀,
這幅畫被認為是九世紀時的復原之作,
也是教堂中歷史最悠久的鑲嵌畫
沿著大廳角落的石子斜坡走
沒有樓梯的,這是通往2樓四方形迴廊
聖索菲亞正在整修
一半都是鷹架,這是從二樓照一樓的全貌
二樓有很多很值得看的
像這個~
大理石門
全部都是大理石做的
還有這一幅~三聖像石馬賽克濕壁畫,
非常具有歷史價值,
大面積的水泥覆蓋掉整幅畫
原圖放大看是這樣
中間的是耶穌,右邊是施洗約翰、
左邊是聖母瑪莉亞
佐伊女皇夫婦
這幅畫被保存的比較好
中間是耶穌,左邊是君士坦丁九世、右邊則是著名的佐伊女皇
佐伊女一直是共治皇帝(就是不只一位皇帝掌權),
她是拜占庭和歐洲歷史上第二位女皇
最後一定要來這個神奇廊柱,又稱冒汗柱
這根柱子很神奇,
據說會聚集水氣還能治病,
相傳查士丁尼一世因為頭痛靠在柱子上休息,就好了
治病說後來變成好運柱
這有一個洞,把大姆指放進凹槽裡,有四根手指頭轉360度就會帶來好運
每個人都排隊去轉轉看
這些在一樓都有先介紹
參觀完了,外面也有賣一些小小紀念品
淨禮池
聖索菲亞的五個朝代
一、東正教教堂(537-1204年)
二、羅馬天主教教堂(1204-1261年)
三、東正教教堂(1261-1453年)
四、帝國清真寺(1453-1931年)
五、博物館(1935年至今)
千年來融合不同宗教的特色,
既是古代晚期建築代表作,
又是拜占庭建築首要最燦爛的傑作,
建築結構深深影響往後的東正教會、天主教會及穆斯林清真寺
真的是很特別!!